居住的地區,偶爾面對一些民生問題,左鄰右舍怨聲四起,指責當局沒著手處理之際,經常都會聽到有人問起“誰是區上的市議員?”。
甚至一些時候,地方議員任期即將屆滿了,區上人民仍然搞不清楚,究竟這位被委來服務人民,充當地區人民與地方議會之間橋樑的“中間人”是誰。
這一點都不誇張,地區人民不認識地方議員,並非出現在一兩個地區。這種情形的出現,一方面除了人民平常可能較少關心地方議會運作或地方議員交替,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地方議員未盡到責任。
曾經有一次採訪經驗,古晉許多地區因連夜豪雨受水困,致電一名地方議員詢問所負責的地區情況時,連續撥打了數通後無人接通。當時還憂心是否該區災情嚴重,地方議員忙到無暇接電話,怎知在數通電話及接通後向對方瞭解情況時,對方還懵懵懂懂的不知道連夜豪雨已在區上帶來嚴重水災。
地方議員必須認同自己的身份,尤其是被分配到自己服務和管轄的地區,這包括勤於走入基層,與人民群眾建立最密切的聯系交流。
人民所要的不是“睡覺”的地方議員,在人民面對問題時不見蹤影;人民所要的是真正有熱忱、有服務心、樂於為社會貢獻的人士。
隨著砂州各地的地方議員任期將在今年12月31日屆滿,砂州政府更首度開腔,歡迎華社提呈推薦名單,一改過去全權由政黨推薦。
在人民期盼恢復民主第三票,期許逐步落實村長和地方領袖選舉的決定同時,砂州政府首度開放讓華社擁有推薦權,無疑是跨進了一大步。
由華社推薦地方議員名單,除了可改善過去出現一些反對聲音,指某些政黨領導將社區領袖及地方議員的委任獨攬給身邊親信,同時,也讓其他真正在地方上有代表性的人選能夠獲得推薦,為地區服務。
人們期望看到,這項突破能讓真正代表地區的華社團體推薦更適合人選,而不在乎有關人選來自任何政治背景或陣營,選出一位真正有服務心及樂於為社會貢獻的人士。
(星洲日報。砂拉越。評論。作者:謝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