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哈末里祖安丶莫哈末吉雅及阿都拉迪夫分别在里约残奥会的100公尺短跑丶铅球和跳远决赛,赢得3枚金牌,弥补了国家在里约奥运会与金牌擦身而过的遗憾,这也是916马来西亚日最佳的献礼。
基於生理等障碍,残疾人要在体育上脱颖而出比常人还要困难,因此他们3人的成就值得肯定及骄傲。
为了更了解残奥会,我翻找了资料,发现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Paralympic Games,简称残奥会)的创办有非凡的意义。
根据维基百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全球出现了不少残障军民,为了减缓因为肢体伤残带来的影响,这些残障者开始接受体能训练,从运动中帮助复健以及回复自信。1948年,一位医生路德维希.古特曼在英格兰为二次大战时的脊髓损伤军人组织了一个运动竞赛团体。这就是残奥会的起源。
通过残奥会及其他残疾人运动会,让残疾健儿得以证明自己丶找回信心,也激励其他残疾人。同时,这类运动会也能够让民众关怀残疾人,让他们融入社会。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世界上约10%人口即6亿5000万是残疾人,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而残疾人的数量会随着人口的增长丶医疗的进步以及老龄化持续增加。在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国家中,平均每人有8年或11.5%的生命是在残疾中度过。
所以,我们不能歧视及排斥残疾人,因为健全的人也有可能在老化及患病中变成残疾。既然残疾数量如此之多,就不应该忽视残疾人,必须提供设施丶便利及空间,让他们为国家丶社会做出贡献,也肯定自己的价值。
莫哈末里祖安丶莫哈末吉雅及阿都拉迪夫也都有激励人心的故事。
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的里祖安每天早上丶下午各3小时跑步6公里进行训练。吉雅学习进度很慢,曾经在吉隆坡卖炒粿条为生。阿都拉迪夫有学习障碍,但体育天赋惊人,在里约残奥会三度刷新世界纪录。
如果他们没有超强的意志力,根本不可能有那麽强大的竞争力,创造历史。
他们奋斗的过程也反映了老百姓不分种族的互相扶持,例如里祖安早年训练到运动鞋破烂不堪,一名好心的华人赠送他一双新跑步鞋,并鼓励里祖安穿上这双跑步鞋後要赢得比赛。跑步鞋不是很贵,最珍贵的是好心人的爱心,相信这也给了里祖安温暖与信心。
吉雅的父亲祖基菲里也感谢两名曾在儿子求学生涯中,给予儿子指引的印裔女老师及辅导老师苏文成,并坦言若没有两名华印老师就没有今天的吉雅。
3名健儿夺得金牌是目前网上最热议的课题,各族人民都给予祝贺,这是国家荣耀的时刻。
残奥会夺得3枚金牌告诉我们:大马人并不差。我们有能力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对手竞争,只是客观环境丶政策丶培训机制或制度限制了我们;只要年轻人解除束缚,一定能够发挥潜能。
国家的未来不能只靠政府,况且现在政治混乱,政治人物自顾不暇,人民应拿出软实力,开拓新的天地与发展空间。
我们不只需要在运动场上“更快丶更高丶更强”的意志力,也需要创造性思维丶创新和研发能力丶积极的心态及正面价值观,以便在各领域打响国家品牌,证明“马来西亚能”。
里约残奥会的奇迹是一股向上提升的力量,是生命斗士永不妥协的精神。我们的社会太灰,希望这股力量,可以制止自杀率攀高,大家勇敢的迎向未知的未来。
文章‧作者:林瑞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