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3, 2012

為甚麼會有人必須被判死刑?

(無任何政治立場)

也期盼大家能真正的體會"民間疾苦",
希望能感同身受般的為受害者的人權而爭取及協助.
而不是一再的為兇殘的歹徒考量.

要不要廢除死刑,
首先應該探討的是:"為甚麼會有人必須被判死刑?"

當凶狠的歹徒對受害者加害的時候,
他有對受害者談慈悲.談寬容嗎?
為甚麼我們的法律,
還要對罪證明確,而必須被判死刑的兇殘歹徒談慈悲?

如果歹徒加害的是我們家人或親人時,
我們將做何感想?
就是因为兇殘的歹徒,人民活在人间的地狱,
每天都還是過得心驚膽跳,
晚上睡覺時,還常常被恐怖的搶劫開槍夢境驚醒,
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各位身上,
你們還會去為這些應該被判死刑的兇殘歹徒說情嗎?

我國社會治安會讓人感覺越來越亂,
其原因也是因為我國法律制裁過於鬆散,
過度的保護壞人,
而忽略善良老百姓"不受侵害的權利",
更無重視受害者的人權.

少數不知悔改的受刑人輕易的就被釋放或交保,
小至竊盜犯,大至殺人犯,
這些人將會如猛虎一般,
再回到社會上殘害善良的老百姓,

而我國的法律,
對於這些不知悔改的歹徒,
又無完整的制裁或防範再犯案的配套措施.

善良老百姓一再的受傷害,
這種痛,沒被傷害過的人,
真的是無法體會出來的.

死刑真的不能廢除,
應該讓那些會不斷危害社會治安的少數敗類,
與社會永遠隔離,
這樣才能讓我國法律,
真正發揮保護多數善良老百姓的功能.

Monday, July 9, 2012

马来西亚的真正历史

作者:陈一凡
马来亚联合邦独立于 31/8/1957
马来西亚成立于 16/9/1963 。
2012 – 1963 = 49 这是马来西亚成立年数的算术题,连小学生都能正确算出马来西亚成立至今是 49 年。但是联邦政府,砂沙两州政府,东西马两地政客,甚至所谓大马的历史学家都说 2009 年为马来西亚的 52 年国庆。这并非是一群瞎子瞎说话,而是基于政治及种族等的原因,扭曲了马来西亚成立的真正日期与历史。

马来西亚是由马来亚联合邦,砂拉越,北婆罗洲(今日的沙巴)及新加坡(稍后于 1965 年退出)所共同组成,并于 16/9/1963 正式宣告成立。在这之前砂拉越与北婆洲皆为英国的殖民地。从获取独立的意义来说,东马的砂沙人民只肯定及确认至今是独立的 49 周年。

冯京当马凉 误导历史


马来亚联合邦是于 31/8/1957 宣告独立。之前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对于西马人而言,没错至今年确是 52 年。但是西马人的生日,并不等于是东马人的生日;也不能将生日强加给东马人。
换句话说, 1963 年以前马来西亚并不存在。其时的马来亚联合邦与砂拉越及北婆罗洲是两码事。马来亚联合邦的独立及其历史,与马来西亚的独立,砂拉越及北婆洲的历史也是风马牛不相及。 若说马来亚联合邦的历史就是马来西亚或砂拉越及沙巴的历史 ,无疑的这是对马来西亚与东马真正历史的歪曲。 诚如有些学者编撰之“马来西亚近代史年表”,其实那是马来亚或西马的近代史。对历史研究者而言这深具误导性。倘若说马来亚联合邦是冯京,东马之砂拉越与沙巴为马凉,则马来西亚的历史一直被政客及涂改历史的历史学者刻意将冯京当马凉的历史。连历史课本都是如此。

砂拉越史略

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竞相向海外扩张掠夺殖民地 , 作为原料供给地以获取经济利益。东南亚为这些列强的目标,其时印尼成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印尼的经济资源。英属东印度公司则向砂拉越进发。砂拉越第一代拉者詹姆士的父亲即来自东印度公司。 1940 年以前,砂拉越是汶莱西北部的属地。

砂拉越除了有 29 个种族外,其历史也与西马全然不同。西马的政制奉行苏丹君主宪制,砂拉越则从未有苏丹统治,从 1941 年开始至 1946 年砂拉越历经三代白人拉者王朝 105 年的统治。 1946 年 7 月 1 日让渡给英国,成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直至 1963 年 9 月 16 日,砂拉越被英国统治了 17 年。而其历史是从 1938 年开始。

其史略如下:
18.8.1840 詹姆士 . 布洛克 (James Brooke) 由新加坡抵砂拉越协助拉者木达哈森平乱。
14.7.1841 詹姆士赴汶莱会见苏丹商洽砂拉越土地权。
01.8.1841 汶莱苏丹奥玛阿里赛福汀( Omar Ali Saifuding )签署委任状及承认詹姆时 为拉者。
24.9.1841 詹姆士。布洛克 ` 被任命为砂拉越拉者兼都督。1846 汶莱人反对詹姆士。布洛克统治砂拉越 。汶莱苏丹禁止汶莱人和英国交 往,要 把布洛克逐出砂拉越。
08.7.1846 布洛克在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协助下攻下汶莱市,结果汶莱败北并签订条约, 无条件把砂拉越统治权割让给詹姆士。布洛克及继承人。
22.8.1846 汶莱苏丹正式将砂拉越统治权交给詹姆士。布洛克,并将砂拉越 省完全割让。砂拉越正式宣布为独立国。
21.7.1852 第二代拉者查里士。布洛克( Charles Brooke )抵达砂拉越。
24.8.1853 汶莱苏丹自动将砂隆河至加拉甲河之土地割让詹姆士。布洛克 。
10.1.1855 砂拉越最高议会首次会议在古晋举行。
29.2 1857 华人矿工王甲率领六百余人自石隆门沿砂拉越河南下攻打古晋拉者王宫,詹 姆士。布洛 克狼狈跳河逃生,遂后召集土著部队助阵追剿,王甲阵亡及千余 人被屠杀。此为砂拉越历史上反抗白人统治之“石隆门华工事件”。
1863 英国承认砂拉越为独立国。
3 .8.1868 查尔士。布洛克继位为第二代拉者。
10.9.1868 砂拉越第一届立法议会于民都鲁举行。
1.6. 1873 成立第一省省会古晋。第二省省会成邦江。第三省省会诗巫。
1883 查尔士自汶莱手中获得了丹绒吉都隆至巴南河的沿海地带,包括西米拉爪, 苏艾,尼亚,实务的及巴南各河与各河的支流在内。
28.7.1885 成立第四省省会巴南( 1912 年改设美里)。
1885 汶莱属地大老山 (Trusan) 并入砂拉越。
17.9.1888 砂拉越与英国签署条约,成为英国保护国。
1890 汶莱属地林梦并入砂拉越。
21.1.1901 黄乃裳率首批 72 榕属 人士抵诗巫垦场。
1891 英国与荷兰会议决定以砂拉越与荷属婆罗洲之间的最高山脉为分水岭,山的那一面,为荷属婆罗洲;山的这一边属砂拉越。
27.5.1902 粤属人士邓公叔抵砂拉越与拉者订立垦约,划定诗巫东郊三哩处上朔至加那逸为 垦殖区,即后称“广东芭”。
5.1.1905 汶莱属地老越并入砂拉越第五省。砂拉越领土面积达四万七千平方英里。
22.12.1911 美里第一个油井开采。
17.6. 1912 兴化芭垦场成立。
17.5. 1917 第二代拉者查里士。布洛克逝世。
24.5. 1917 维纳。布洛克( Vyner Brooke )继任为第三代拉者。
16.12.1941 日军占领美里。
25.12.1941 日军占领古晋。
29.12.1941 日军占领诗巫。
15.8.1945 日军投降。
1.11.1945 古晋左倾中华公报创刊。
11.9.1945 砂拉越光复。
5 .1946 砂拉越国会在古晋举行会议,以十九票对十六票通过砂拉越让渡给英国作为殖民地。
1.7.1946 砂拉越让渡给英国正式成为殖民地。克拉克爵士( Sir charles Noble Arden Clarke )为砂拉越第一任总督 .
10.71946 英国颁布北婆罗洲割让勒令及纳闽合并勒令,北婆罗合并为英国北婆罗洲殖
民地。
1948 砂拉越政府制定法律准许各县设立地方议会。
7.8.1948 砂拉越实施煽动法令。
9.8.1948 砂拉越实施紧急法令。
30.9.1949 英国殖民部批准司徒华 (Duncan George Stewar) 为砂拉越第二任总督。
3.12.1949 总督司徒华访抵诗巫巡访遇刺身亡。行刺者为反让渡马来青年时为就读圣心英校八号班学生罗斯里( Rosli bin Dhoby )。
4.4.1949 艾贝尔爵士( Sir.Antony Forter Abell )抵达古晋继任砂拉越第三任总督。
6.1.1950 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7.11950 台湾驻古晋领事馆关闭。
3.3.1950 砂拉越实施拘留人身法令。
28.1.1950 古晋利联戏院举行盛大集会庆祝中英建交。当晚举行火炬及秧歌舞大游行。
17.2.1950 上午假乐斯戏院举行集会庆祝中英建交,晚上举行火炬大游行包括跳秧歌舞。
9.8.1950 诗巫左倾侨声报创刊。
21.11.1950 颁布“不需要人士(修正)法案”及不良份子 ( 修正 ) 草案。
1.5.1951 中华公报遭封闭。
25.10.1951 砂拉越殖民地政府公布“移民修正法 ` 案“。
6.8.1952 八名自称“印尼人民解放军”人士(其中一人为女性),在古晋附近七里巴都
吉丹向民居要钱并散发传单,后乘车向西连方向逃逸途经二十七里警局时,打
死一名伍长,另一名伍长与警员受伤。此为“巴都吉丹事件”。
5.8.1957 侨声报遭封闭。
8.8.1952 实施紧急法令。
16.81952 五名人士:伍禅(诗巫中华中学校长),陈士民(古晋新尧湾中华公学校长)
农民李树芬(古晋乌梭中华公学校长),蔡思忠(古晋中华中学学生),黄华
(古晋怒诺 ` 农民 ` )遭殖民地政府援引 ” 不需要人士法令 ” 下强制递解出境前往
中国。
8.12.1954 砂拉越主办华校中小学举行统一会考 .
13.12.1955 举行华校高中毕业会考。
1.8.1956 古晋左倾新闻报创刊。
1956 砂拉越第一次举行投票选举,选出古晋市议会议员。
27.8.956 诗巫左倾新民报创刊。
21.5.1957 首届立法议会在古晋高等法庭内召开。并通过“砂拉越新宪法”。
5.8.1957 新民报遭封闭 ` 。
9.5.1958 实行报纸出版法令 .
25.6.1958 砂拉越殖民地政府援引 ” 不需要人士法令 ” 将诗巫报人黄声梓逮捕并强制遣往中国。
4.6.1959 砂拉越第一个政党砂拉越人民联合党宣告成立。
26.6.1959 沙人民联合党发表建党宣言,强调循宪制方式寻求砂拉越人民的政治发展以最终获得独立。
11.1959 砂拉越举行市及县参议会选举。
1.1960 实施内部安全法令 .
23.2.1960 阿历山大。华德尔( Alexander Wadell )出任砂拉越第四任亦是最后一任总督。
25.4.1960 诗巫民众报创刊。
1.1961 新闻报驻诗巫通讯员傅子文在 ” 不需要人士法令 ” 下遭强制递解出境前往中国。
11.2.1961 美里砂民日报创刊。
10.4.1961 国民党成立。
27.5.1961 马来亚联合邦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倡议马来亚,新加坡,砂拉越,北婆罗洲,汶莱五邦组成“大马来西亚联邦”计划。
7.10.1961 砂拉越政府颁布“宪制进展白皮书”。
2.11.1961 立法议会通过“居住地限制法令”。
23.11.1961 伦敦与吉隆坡同时宣布成立马来西亚民意调查团,在砂拉越及北婆罗洲进行民意调查。
19.12.1961 马来西亚团结咨询委员会在砂拉越古晋举行第二次会议。
4.1.1962 砂拉越政府发表“马来西亚与砂拉越白皮书”( A white paper on “Malysia and
Sarawak) 。
13.1.1962 实施 ” 居住地限制法令 ” 。
19.2.1962 前英国银行总裁柯勃特勋爵( Lord Cobbold )为主席,砂拉越总督安东尼。艾贝尔爵士,前马来亚辅政司大卫瓦特士顿爵士(代表英国),及莫哈末嘉沙里,拿督王保尼(代表马来亚)为成员的五人民意调查团抵达古晋。
1.5.1962 实施公安法令。
22.6.1962 砂拉越人民联合党中央宣教文铭权,中央助理组织秘书黄纪作,中委雷皓莹,,陈绍唐,王馥英,沈钦炎,阮春涛,温立宪遭殖民地政府以“居住地限制法令”及“不需要人士法令”逮捕,并于 27 日递解出境前往中国。
26.1.1962 五邦社会主义政党会议一连三天在吉隆坡举行,会后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必须由
这些地区人民自决前途。
23.7.1962 砂拉越殖民地政府援引“居住地限制法令”逮捕第一省职工总会秘书田文和,砂拉越人民联合党诗巫支部执行秘书张荣侨,美里砂民日报总编辑雷皓明,诗巫民众报总编辑陈景益,分别限制居住第三省加帛,第四省达岛,第二省木中及鲁勃安都。
26.9.1962 实施印刷出版法令。
8.12.1962 汶莱人民党发动武装起义事件。砂拉越进行大逮捕。
11.12.1962 古晋新闻报,诗巫民众报,美里砂民日报遭封闭。
8 。 3.1963 砂拉越立法议会接纳政府级报告书。
9. 7. 1963 马来亚。新加坡,砂拉越,北婆罗洲及英国代表团在伦敦签署马来西亚协定(
Malaysia Agreement) 。在此协定下,英国正式宣布放弃新加坡,砂拉越及北婆罗洲的宗主权。
16.8.1963 联合国民意调查团抵达砂拉越古晋,途中遭遇反大马示威 及反大马暴动。
27.8.1963 联合国民意调查团赴诗巫,遇反大马示威及暴动。
29.8 .1963 联合国民意调查团抵美里,遇反大马示威及暴动。同一天马来亚联合邦最高元首宣布,马来西亚决定于 9 月 16 日成立,而不等待联合国公布民意鉴定的结果。
2.9. 1963 联合国民意调查团抵石隆门遇反大马示威及暴动。
4.9.1963 砂拉越立法议会在砂拉越人民联合党五名议员的反对下,通过欢迎订 9 月 1 日为马来西亚成立日。
16.9.1963 马来西亚宣告成立。
马来西亚成立前的北婆罗洲与砂拉越一样,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都有着不同及独特的历史。因此作为东马的砂沙两个州(原来是马来西亚联合邦中两个邦,今天却被人为的改成两个州)的真正历史不应被歪曲篡改,正如 9 月 16 日马来西亚成立之日一样,真正的节庆应该还原而被正视与充分获得尊重。
与此同时经由上述的史略,前些时西马的所谓社会主义政党声称马来西亚向来是由马来人统治,这是不学无术的政客犹如瞎子说话的谬论。
马来西亚联合邦是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多元宗教,更且是多元历史的国家。倘若说种族间的谅解与亲善,是社会和谐团结的基础,则对多元历史的尊重,更是东西马社会与人民互相融合的重要因素。马来西亚成立已经 46 年了,我们的真正历史迄今没被纠正,即使走入砂拉越博物院也再看不到砂拉越历史的真正史迹,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我们的年轻一代自小学的历史课本开始,只知道苏丹与韩都亚,却不懂得我们的砂拉越丰富多姿的往日故事,多悲哀啊!我们的历史学者什么时候可以凭着道德良知还原马来西亚的真正历史?

Monday, July 2, 2012

年輕人,別低估一個人的力量

我聽過不少年輕人抱怨說,生活在這樣一個已經穩固牢不可破的政治經濟體制裡,好的機會似乎也都被上一代的人或是搶先一步的人拿走了,對於剛從學校畢業出來的年輕人而言,真的是只有一個字:悶。

下一步到底要繼續留在學校攻讀更高的學位呢,還是去人力銀行拍賣自己?還是乾脆離開這裡,到外面的世界看看?難怪最近火紅的畢業典禮致詞會是「你並不特別」,相對對過去西方教育中強調「你是獨一無二的」的觀念,這句話好像是針對「自我感覺良好」,卻又覺得「有志難伸」的年輕人的當頭棒喝。其實你是不是「特別的」,或是你是不是「獨一無二的」,那得看你對自己天賦和個性了解的深度,還有你對自己週遭環境了解的廣度來決定。也就是你能不能找到渺小的自己存在這個地球,或是浩瀚宇宙裡的意義。

過去我有不少應徵員工的經驗,我想和年輕人分享一下我的心得。按照公司章程規定,每個部門要新進員工只要部門主管批准便可,但是我卻要求親自參加每次新進人員的評選和新生訓練。面對一個虧損嚴重又被許多不合理限制綑綁的老大公司,我沒有繼續浪費人力資源的本錢。基本上,我是相信「一個人」的力量的。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進到公司,都有可能讓公司變得更好或更壞,他也有可能因為個人的特質和作為,讓公司產生微妙的「化學變化」。

我會先看來應徵的人的眼神,有的人眼神明亮堅定誠懇,有的人眼神溫和柔軟,甚至還點悲傷,有的人眼神閃爍害羞,有的人充滿不安和一點悲憤。或許我常常創作,對人的心理狀態也有興趣,我看人不會只看表面,甚至覺得言語都有可能被掩飾或包裝過。我會問一點和專業不相關的問題:「你對你的人生滿意嗎?」「你怎麼看待你自己?」「你平常不工作時都做些什麼?」我是想判斷一下這個人的生命態度和人格特質,還有可塑性。

答案揭曉,我當然喜歡眼神明亮堅定誠懇的人。明亮,讓我看到他的坦然正直,堅定,讓我放心將工作交給他去執行;誠懇,讓我相信他是謙虛的,是重視團隊的,是可塑性高的,是能在工作中學習,還有進步的空間。我可不想再多找一個每天怨天怨地怨別人,還會上班傳簡訊給朋友,對公司的失敗幸災樂禍的人!我要那種能和我一起拯救公司的人!

我喜歡除了有專業能力外,還有跨領域知識的年輕人。徵選新進的新聞記者,我不太信任由別的新聞台轉過來的人。台灣的電視新聞為了拼收視率無所不用其極,造假、演戲、渲染幾近扭曲變態,我要尋找有敏銳觀察力和判斷力,對社會有關懷和懷抱理想的年輕人。節目部門如果要挑企劃或是行銷人員,我喜歡帶點叛逆和有冒險性格的年輕人,沒有經驗沒關係,太有經驗反而是一種對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阻礙。如果能因為「一個人」的加入,帶動團隊有更大的動能和企圖心,那是我的上上之選。

許多年前有五十個年輕的文化人和電影工作者共同發起一個「台灣電影宣言」,當場有一個參與連署的年輕人悲觀的說:「我們這五十個年輕人加起來還不如一個老K!」老K是當時掌握拍片決策權和握有龐大資金的人。另一個參與連署的年輕人說了一句我永遠不會忘記的話:「你這樣說,我不同意。我們不應該妄自菲薄。我們是五十個有理想有願景的人。將來我們之間任何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都有可能超過老K!」

時間證明了一切。二十多年後,沒有人知道誰是老K,但是當年那五十個參與連署的年輕人,卻已經各有所成,其中還不乏赫赫有名,對台灣文化具有貢獻的人。我們不要忽略「一個人」的力量,更何況當五十個「一個人」團結在一起時,怎麼會不如一個因為政治變動,很快就被調離原來職務的人呢?我們不能因為對權勢心懷敬畏,反而低估了自己的價值!

年輕人,也許你真的不特別,也許你也真的不是獨一無二,但是,也請你別低估了一個人的力量。你可以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力量的人,相信這個世界會因為有你的存在而更好。
你試著這樣期許自己,也試著這樣告訴面試你的老闆。祝好運。

Wednesday, June 6, 2012

新聞金句/高行健:民主不是天堂,還要保障社會和諧。

中國時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受台師大之邀來台任講座教授,昨天他在師大六十周年校慶上演講,稱讚台灣民主甚至比歐洲更好,對文化的重視是華人地區之首,中國人百年來所期待的理想,已在台實現。「但民主不是天堂,接下來還要保障社會和諧。」

他表示,台灣知識份子接下來應尋找台灣的價值,期許身為華人地區「樣板」的台灣,能在華人圈起更大作用。

高行健一九四○年生於江西贛州,十歲移居南京,一九八八年離開中國大陸定居法國巴黎至今,從事繪畫、劇本創作、小說寫作,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為至今唯一獲獎的華人作家。今年七十二歲的高行健,回顧自己的成長年代,不是戰爭就是逃難。他就讀北京外國語大學法文系前,歷經過反右鬥爭,他的父親被打為右派下鄉勞改,因此他痛恨意識形態的無孔不入。

「廿世紀的世界,從俄國、中國、古巴的共產革命,到歐洲的法西斯主義,都是意識形態的狂潮蓋過良知,就連知識圈也是。」他認為現在的歐洲仍有意識形態籠罩的問題,因此他不主張作家介入政治,「而是應該超越政治、黨派,獨立思考,提出一種寬容的看法。」

他稱讚台灣學生活在幸福和平的環境,反觀他的大學時代,校園被政治籠罩,連發表讀書心得都被同學「揭發」,他從此懼怕與人說出真實感受,圖書館成了他最常去處,「我從文學讀到歷史、哲學,主要都靠圖書館自修完成。」

他也以「寬容、多元、獨立思考」期許台灣大學生。他表示,一個年輕人的精力是無限的,不必侷限在老師規範的課堂裡。例如他記得大學哲學課上馬列主義,千篇一律都是政治宣傳,所以他就溜到圖書館看書,把列寧文集卅六卷、史達林文集十三卷都讀完,開啟了他對哲學的興趣。

哲學對他最大啟發就是「丟掉意識形態」,保持對世界開放的看法,這讓他在日後政治風暴來臨時能保持清醒:「政治鬥爭的邏輯是『非此即彼』,但我相信『非此非彼』,既不革命也不反革命,超越約定俗成與政治正確。」

他也談到自大學起就組劇團,學小提琴、畫油畫,還因對數理的興趣而讀完愛因斯坦論文集,他表示,廣泛的興趣對日後創作幫助很大。

Wednesday, May 30, 2012

爷爷奶奶的“散步”

某郊区的马路上,最近常见一对年逾半百之夫妻在“散步”。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对夫妻也散步得太勤了。有时,他们早晨散步,有时早茶时间散步,有时午后顶着大太阳出门散步,有时晚餐时间也在散步!

 所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有人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了:“某先生、某太太,你们怎么一天到晚都散步?半百多岁的人,这样的运动量太大了吧!?”奶奶面对这样的询问,马上红了眼眶,噙着热泪,强忍着不让它们掉下来。但是,不管人家怎么问,她就是沉默以对。任凭谁都问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后来有一天,爷爷终于开口说了:“家里呆不下去,只好出来散步!”家里为何呆不下去?好事者总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爷爷是个老实人,他就实话实说了:“两代之间在教育小孩的事上意见相左,方式大异。孩子是他们的,他们要施行打的教育,说是不打不成材!才几岁大的孩子就在铁腕下,常常挨裤带,而且打得好狠,打得小孩手臂上、大腿上红一块、青一块,我们作爷爷奶奶的,劝则伤感情,不劝又心痛,所以,在孩子被他父母‘修理’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能作,只好‘散步’去!”

这一对爷爷奶奶也搞不明白,几岁的小孩会有什么了不起的错呢?儿子、媳妇竟然动辄出手,有时每天按吃饭般地三顿打,甚至还外加点心、消夜。可怜这对爷奶级人物,他们自己养大几个孩子,都没舍得打、没舍得骂,怎么轮到他们的儿子、媳妇做父母时,就如此“心狠手辣”,对年幼的孩子忍心下重手呢?

好事者劝爷爷奶奶拿出爷爷奶奶的威严,去阻止家里的“暴行”,命令儿媳停止对孩子施辣手,否则就报警拉人!谁知爷爷奶奶听说“报警拉人”就吓坏了!毕竟儿媳打(管教)的是他们的亲生孩子,虽然打得哭叫连天,也总有个分寸,不可能打伤孩子,或打残孩子吧!?

经了解后,情况没有爷爷形容的那般严重。爷爷奶奶纯粹因为爱孙心切,舍不得孙子被打,心疼之余,难免把事情“放”大了!所以,大家就劝这对夫妇:尽管放心地“散步”去!父母打骂孩子,只要不是“有病”的父母,孩子是打不跑、骂不走的!多少孩子被父母打骂后,还是“爹地”“妈咪”地亲着他们、黏着他们。老人家不是都这样说吗:“自己仔,打不去;别人仔,疼不来!”

身为爷爷奶奶的,明白了吗?这里也寄语年轻的父母们:体谅体谅老人家的爱心,下手轻一点!次数少一点!或许,尝试一下,改“打”为“劝”,看看效果会不会更好些,好吗?若能为爷奶级请命成功,宏亮在此谢谢你们了!

作者: 宏亮
 
 

Friday, May 18, 2012

升大學最好的管道

馬青教育局主任張盛聞說,我國有5個升大學的管道,而其中最好的管道是中六課程 (Form Six),因此,無法被大學預科錄取的學生無須視之為世界末日,而應放眼其他管道。

他說,這5個升大學管道是中六、大學預科班、大學基礎班、A水平及國際文憑課程(IB)。 他今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大部份學生視大學預科班為就讀國立大學最佳的途俓,即進入大學預科班就有很大的機會進入本地大學,而過去也證明事實的確如此。

讀本地大學才選預科班“不過,大學預科班的學生無法進入國際頂尖大學;因此,只有一心一意要進入本地國立大學的學生才選擇進入大學預科班。”

他說,中六課程的大馬高級學校文憑(STPM)資格受全世界承認,持有STPM文憑的學生除了可以進入本地國立大學,也可以申請國外頂尖大學,其價值獲肯定。 讀中六華裔生日漸少 他坦言,自從有了高教基金貸款之後,很多華裔學生在大馬教育文憑(SPM)畢業後,就選擇到私立大專就讀,導致讀中六的華裔學生日漸減少。

他認為,與其在私立大專報讀一般課程,不如留在中六後再申請國立大學,因為,國立大學有更多元的課程選擇,如農科與生物科技。 “今年中六課程已改為學期制,評估制度較為接近大學預科班,而教育部也保證即使修改了制度,也必會確保中六課程內容和水平保持一樣。” 預科班上訴比去年少馬青接獲逾900個案 張盛聞說,馬青教育局今年收到892份大學預科班的上訴個案,而砂拉越人聯黨也轉交了41份給馬青協助處理。

 他說,去年,馬青接獲1千279宗的大學預科班上訴,相較之下,今年的上訴比較少,可能在政府提供的助學金(Bursary)下,想出國的學生優秀生就不會申請大學預科。 “在總共933份上訴個案中,有1個是11A+、7個10A+及16個9A+,因此,有投訴電話質問大學預科班的標準。” 他重申,大學預科班的招生遴選制是以學生成績、課外活動、家庭背景及學生居住地區為標準。 “若學生申請理科,那他考獲A+的科目最好是理科;申請會計系的學生則須在會計科考獲A+。”

Wednesday, May 9, 2012

怎樣才算是賄選呢?

一、 對於有投票權人,行求、期約或交付下列財物或其他不正利益,約其不行使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者,涉有賄選罪嫌: (一) 提供「走路工」、「茶水費」、「誤餐費」或其他名目之現金、票據、禮券、提貨單或其他有價證券。 (二)提供具有經濟價值之日常用品,如電鍋、熱水瓶、收音機等。 (三) 提供免費或自付額與成本顯不相當之國內外觀光遊覽活動。 (四) 提供免費或自付額與成本顯不相當之餐飲。 (五) 提供往返居所地與投票地之交通工具。 (六) 增加薪資或工作獎金。 (七) 假借捐助名義,提供廟宇、同鄉會或其他機構、團體等活動經費、團體服裝或活動用品等。 (八) 假借核撥經費名義,提供縣市、鄉鎮或村里等地方政府建設經費。 (九) 假借摸彩或有獎徵答名義,提供獎品。 (十) 招待至舞廳、酒廊、歌廳或其他娛樂場所消費。 (十一) 收購身分證。 (十二) 免除債務。 (十三) 代繳稅款或各項違規罰鍰。 (十四) 販賣餐券,並期約於候選人當選後兌換餐券面額數倍之金錢。 (十五) 聚眾賭博,並期約於候選人當選後贏得數倍賭金。 (十六) 行求、期約或交付其他類型賄賂或不正利益。 (十七)提供或介紹工作機會、或良好職位。 (十八)贈送樂透、大樂透、刮刮樂等公益彩券。 二、候選人分送之競選文宣,除現金或現金之替代品,如:電話卡、儲值卡、提貨單等外,以介紹候選人為內容之單純文宣品,或以文宣附著於價值新台幣30元以下之單一宣傳物品,如:原子筆、鑰匙圈、打火機、小型面紙包、家用農民曆、便帽等,依當今社會大眾觀念,尚不足以動搖或影響有投票權人之投票意向,僅係候選人主觀上作為加深選民對其印象之用,尚難認涉有賄選罪嫌。

Wednesday, May 2, 2012

世界新闻日反对暴力袭击记者 明午邀同道齐声抗议

police and press freedom 明日就是世界新闻自由日,但是本地新闻从业员却笼罩在暴力阴影之下,特别是大马警方在净选盟428大集会时向值勤的记者施暴、逮捕和没收相机与记忆卡,更是令新闻从业员感到心寒。 有鉴于此,《当今大马》广邀媒体同道,出席明日(5月3日)中午12点在吉隆坡孟沙办公室楼下举行“黑衣请愿”,齐声抗议执法当局暴力对待,疾呼各方尊重在新闻前线冲锋的记者。 《南洋》封面黑白呈现 NONE另一方面,根据《南洋商报》推特,由于采访428集会的多名新闻工作者受粗暴对待多天,依然没有高官愿意负责和道歉,《南洋商报》今晚和明天日报,全国封面版以黑白呈现,以示不滿、愤怒与失望。 《南洋商报》也表示,该报全国各地编采部同仁将响应马来西亚华裔摄影记者协会的呼吁,身穿黑衣,寄望当局本着问责制度,揭开警队里的败坏分子。 “我们同时也系上黄丝带,期盼新闻工作者能在无需顾虑人身安全的环境下,履行报人天职。” 星洲也响应黑衣黄丝带 《星洲日报》随后也宣布,该报编采部全体职员将响应大马华裔摄影记者协会的呼吁,共同在5月3日的世界新闻自由日穿上黑衣及佩戴黄丝带,以谴责和抗议警方在428集会当天粗暴对待在现场采访的新闻从业员。 霹州记者抗议暴力对待 NONE此外,根据面子书消息,逾30名来自霹雳州各报馆以及电视与网络的媒体人员,也积极响应在5月3日的世界新闻自由日,穿上黑衣以抗议新闻从业员遭到暴力对待。 一行人在今日下午2点聚集在马球场公园,并对暴力行为作出“X”手势。出席的记者包括来自《星洲日报》、《光明日报》、《南洋商报》、《东方日报》、《光华日报》、《中国报》、《星报》、NTV7以及Perak View。 看完这篇报道之后,我的感想的是到底马来西亚没有给与媒体一个自由吗? 我认为马来西亚的媒体记者先生和小姐们都活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之下, 做他们想要得报道, 他们这样都不够感恩吗?当他们遇到这样的小小的挫折就要一个press freedom, 难道,但初,他们选择这样的工作,就没有想到会遇到莫些的危险吗?是否他们太天真乐?你们的感想又是如何?

Wednesday, April 25, 2012

JASA OFFICERS TO BE EQUIPPED WITH LAPTOPS TO COMBAT LIES ONLINE

KUCHING, April 25 (Bernama) - All Special Affairs Department (Jasa) officers will be equipped with laptop computers and broadband modems as tools to address people''s issues on the internet. Jasa director-general Datuk Fuad Hassan said the equipment are needed to counter efforts by certain parties who use online social media to influence the people''s minds. "The equipment will allow Jasa officers to answer issues (raised by the opposition) to poison the people''s minds wherever they are," he said when opening ''Program Segulai Sejalai (Seiring Sejalan) for volunteers and Jasa officers in Santubong today. He said the challenges of Jasa officers are no longer limited to expla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field but also to explain government policies via the social media. "Unike in previous years, the role of Jasa officers is not fighting communism and religious extremism. "Now there are efforts (by certain parties) to smuggle in anti-government thinking via the social media," he added. - BERNAMA daripada HI ZUB 读完这篇的报道后,我的触感良多。 第一,作为一位的冲向前锋者的职员来说忠心为职业效劳是应该的。 可是上司没有提供基本的设施, 再好的前锋者都会变成英雄无用武之地。非常的可悲。所以说,这是前锋者应得。不要说,是你的感慨。谢谢。 第二,我要向前辈们致敬,因为,他们默默的付出时间来学习不懂得科技,金钱和自动自发地购买基本的设施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将近二十年之多。毫无疑问地他们的贡献之大。是不可抹煞的事实。但是,往往这样的勇者是被人埋没,功劳被他人夺去。非常的不值得。 在外者来说看到这些勇者们的风光就批评他人的不事,他们的辛酸故事,有会有人知道? 所以,拜托外者们查清楚后才来发言。因为,你们的无知会害死很多的忠心的勇者的前途。

Thursday, April 19, 2012

如何抉择?

抨高教部长发表“博同情论” 高教部长卡立诺丁批评,遭流氓攻击的占领独立广场学生别博同情,已招致学生组织的抨击。   卡立诺丁今早透过推文回应这起事件时说:“没有人叫(你)在广场扎营,当出了事情,别来博取同情。” 这番言论令学生组织大感失望,大马崛起组织(Malaysia Bangkit)主席沙希(Mohd Syahid Mohd Zain)斥责部长的言论骄傲、自大且不成熟。 部长理应成为学生榜样, 他指出,卡立诺丁贵为一名部长,其言论与态度都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 沙希今日在国会走廊召开记者会时,如是表示。陪同他的是行动党峇吉里区国会议员余德华。 “部长应该把我们当作他的孩子,而不是当作他的敌人。” 作者:高嘉琪 2012年4月19日 下午2点33分 看完作者写这篇报道时,你们有何感想?是否很气愤部长的论言? 但请你们设想,是从另个角度来看,作为学生的责任是什么?父母要他们的孩子上大学是要他们在广场扎营抗议政府吗? 身为大学生还要父母担心你们的一举一动吗?你们就不能用另一个管道来反映你们的不满吗?

Sunday, April 8, 2012

80% rakyat terima 1Malaysia , JASA

Kira-kira 80 peratus rakyat Malaysia memahami konsep gagasan 1Malaysia yang diperkenalkan Perdana Menteri Datuk Seri Najib Razak. Ketua Pengarah Jabatan Hal Ehwal Khas (JASA) Datuk Fuad Hassan berkata statistik itu diperoleh berdasarkan kajian terkini yang dilakukan jabatan berkenaan bersama-sama Jabatan Penerangan di bawah Kementerian Penerangan Komunikasi dan Kebudayaan. "Apa yang kita dapati, rakyat memahami dan menerima konsep ini berdasarkan program-program penerangan yang dijalankan serta merasai kesan 1Malaysia melalui pelbagai bantuan, produk dan perkhidmatan yang diberikan oleh kerajaan. "Kita juga lihat rakyat sudah tidak segan untuk bercakap mengenai 1Malaysia malah sudah ada semangat kekitaan di kalangan mereka yang rasa mereka juga patut menerima kebaikan daripada gagasan tersebut," katanya kepada pemberita selepas menyampaikan ceramah pada Seminar Penyerlahan Gagasan 1Malaysia (Siri Kelima) "Wacana Transformasi Minda" di Kuala Lumpur, hari ini. Seminar yang dihadiri 750 pengetua, guru besar dan guru-guru kanan sekolah dari Kuala Lumpur dan Putrajaya itu turut dihadiri Timbalan Ketua Pengarah Pelajaran Dr Amin Senin. Fuad berkata baki 20 peratus rakyat yang tidak memahami konsep tersebut berpunca daripada program penerangan yang masih belum menyeluruh dan faktor politik di mana terdapat sesetengah pihak menggunakan elemen hasutan untuk mempengaruhi rakyat menolak Gagasan 1Malaysia. - Bernama

Tuesday, April 3, 2012

Bersih 2.0 mahu buat Bantahan Lagi

Perhatian Statement ini adalah ambil daripada Laman Web Bersih 2.0 BERSIH 2.0 telah mengeluarkan jawapan terhadap Laporan Jawatan Kuasa Pilihan Khas (JKPK) tentang penambahbaik pilihan raya. Kenyatan ini dikeluarkan sebagai lanjutan terhadap laporan JKPK dan juga bersangkutan kes kes penipuan yang sedang berlaku. Pada hemat BERSIH 2.0, ada beberapa perkara dalam laporan JKKP yang dianggap baik dan sesuai. Tetapi, banyak juga yang kami anggap tidak mencapai ke tahap yang kami harapkan. Kami berharap JKPK akan menjadi satu badan yang tegas untuk memastikan pilihan raya yang akan datang ini bebas dan adil. Banyak cadangan-cadangan yang telah diajukan JKPK dan juga lapan tuntutan BERSIH 2.0 boleh digunapakai sebelum PRU 13. Kesemua cadangan ini wajib ditunaikan. Sikap berdiam diri kerajaan dan tanpa janji serta komitmen kerajaan untuk menunaikan semua tuntutan ini sebelum PRU 13 cukup membingarkan telinga. Jawatan Kuasa Pilihan Khas dan juga kerajaan telah tidak mengambil serius terhadap tuduhan-tuduhan penipuan. Warga Malaysia yang tinggal di luar negera juga telah dinafikan hak mengundi. Dan termasuk pelbagai hal penyelewengan yang telah ditimbulkan oleh warga negara kepada JKPK. Kes-kes penipuan yang terus berlaku, seperti yang telah kami jelaskan membuktikan pada kami bahawa kerajaan hari ini tidak bercita-cita untuk mengadakan pilihan raya ini dengan bersih dan adil. Semua ini meyakinkan kami bahawa pilihan raya kali ini akan menjadi yang paling kotor. Suruhanjaya Pilihan raya telah gagal mendapat keyakinan rakyat. Dengan ini, BERSIH 2.0 menuntut ahli-ahli suruhanjaya meletakkan jawatan. Rakyat akan terus menyuarakan ketidakpuasan hati mereka terhadap SPR. Rakyat juga akan terus meyuarakan bantahan mereka terhadap penipuan yang berterusan. Rakyat juga membantah kerana tidak ada komitmen untuk menambah baik sistem pilihan raya sebelum PRU 13. Justeru, BERSIH 2.0 akan berkumpul – DUDUK BANTAH – secara aman di seluruh Negara dan di seluruh dunia. Ini bertujuan untuk menyatakan ketidakpuasan hati kami terhadap kerajaan yang terus menerus memanipulasi sistem pilihan raya untuk memastikan kemenangan parti yang memerintah. Di Kuala Lumpur, kami akan DUDUK BANTAH di Dataran Merdeka pada Sabtu 28 April 2012 jam dua petang hingga empat petang. BERSIH 2.0 menjemput semua warga negara yang cintakan negara ini untuk bersama-sama DUDUK BANTAH. Ahli-ahli parti politik dijemput untuk bersama sebagai warga negara. Justeru, DUDUK BANTAH adalah saat dan masa untuk semua warga terutama yang berkuasa memikirkan apakah legasi dan masa depan yang akan kita tinggalkan kepada anak cucu cicit kita. Ini adalah BERSIH 3.0. Terima Kasih Adakah Pendapat Masyarakat kaum Cina, adakah kamu semua bersetujui dengan statement ini? Kenapa? Jikalau, masyarakat terus membuat bantahan seperti ini, apakah kebaikan yang rakyat dapat?

Tuesday, March 20, 201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浅析

【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代替苏联登上了历史舞台。西化改革失败后,俄罗斯国力和国际地位日趋衰弱,以追求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主义迅速兴起,并成为俄罗斯国内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潮。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有其深刻的根源。   【关键词】苏联;俄罗斯;民族主义      1991年12月25日,前苏联召开了最后一次最高苏维埃共和国会议,与会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了苏联在法律上停止存在的决议。俄罗斯联邦代替苏维埃联邦登上了历史舞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转轨过程中,俄罗斯民族主义迅速兴起。它的兴起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是诱发俄罗斯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条件   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是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政治、文化思想,但是它的产生不是孤立、偶然的现象,它是在俄罗斯联邦建立的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发展的必然结果。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兴起填补了苏联解体后意识形态的真空。从历史上看,俄罗斯的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伴随着激烈的思想冲突和碰撞,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的转型亦是如此。新俄罗斯联邦成立后,亲西方的俄罗斯政治家盖达尔,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推行大规模的自由化改革,但是西化改革并没有为俄罗斯带来复兴,相反却使自己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国际声誉一落千丈,对国际重大事务影响力下降。俄罗斯社会思想领域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新欧亚主义思潮、左翼社会主义思潮、新斯拉夫主义思潮等思潮。这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对于仓促而行的改革没有做好心理和思想的准备,俄罗斯社会出现了思想认同危机。此时,处在经济低迷和心理失落双重困惑中的俄罗斯人只能转向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希望借助民族主义的信念和力量进行政治动员和文化整合,使俄罗斯早日走向富强之路。   二、俄罗斯民族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是俄罗斯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因素   “在俄罗斯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够比民族自豪感更重要。”俄罗斯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优越感和自豪感。帝国时代的俄罗斯民族深信“帝国”的扩张就是俄罗斯救世使命的体现;苏维埃时代,尽管俄罗斯民族走上了一条和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们用自己的成就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特殊使命。俄罗斯民族对于自己的特殊使命一直深信不疑,其意识中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优越感始终没有改变过。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替代前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但其综合实力已大不如以前。国家从一个超级大国变成了世界二三流国家,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经济面临崩溃,历史和现实的巨大落差给民众心理带来了沉重打击,民族主义此时的兴起有利于填补国内意识形态真空,满足民众恢复传统寻求辉煌的心理需求。   三、俄罗斯立国之初的国内状况是俄罗斯民族主义兴起的现实因素   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兴起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家和社会现实的产物。苏联解体后,虽然俄罗斯登上了国际舞台,但是国内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独立后,叶利钦领导下的俄罗斯政局不稳,政府更迭频繁;西化改革的失败,使俄罗斯的经济更加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口危机带来的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社会问题;苏联的解体激发并鼓舞了俄罗斯国内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它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获取更多的主权,甚至有部分少数民族提出脱离联邦,自建主权国家的要求,民族分离主义倾向严重,俄罗斯联邦面临着进一步解体的威胁等等。在此种情况下,俄罗斯民众产生了一种回到过去、缅怀过往的情绪,对于因社会转型而处于痛苦和绝望之中的俄罗斯民众来说,俄罗斯民族主义起到慰藉民心的作用。另外,民族主义统一全体民众的意识,凝聚国民力量,维护国家利益的作用也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具有很大的市场。   四、西方国家的遏制和打压是俄罗斯民族主义兴起的外部条件   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不仅对俄罗斯进行打击、遏制和孤立,同时为其国内的反政府力量提供政治和经济援助。20世纪90年代,叶利钦政府实行全盘西化政策,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在国际事务中完全丧失了二战后苏联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其他大国的交往中,俄罗斯处处被动,不断让步。美国轻蔑地称其为第三世界国家,明确表示要遏制俄罗斯的帝国冲动。尽管俄罗斯一再表明自己的欧洲立场,但西方国家并没有因为俄罗斯有融入西方的愿望而对其“刮目相看”,真正平等地对待俄罗斯,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等事件中西方国家都采取了遏制俄罗斯的措施。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以赛亚·柏林讲过,“当一个民族感到持续的压力且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必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强力压制迟早会有反弹,压制不住的反弹,人们受够了强势国家高傲阶级的欺凌,迟早会发出民族主义之问:我们为什么要听从他们?他们凭什么?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为什么不?”西方国家的打压激起了对西方的愤怒,加强了俄罗斯民族的认同,刺激了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兴起,使其成为维护民族利益的一面旗帜。  俄罗斯民族主义是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国内影响深远的一种思潮,它主要指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围绕对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忠诚所形成的政治思潮。它的影响涉及到俄罗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领域,客观上起到了凝聚整个民族,整合社会力量的功用,发挥了团结俄罗斯社会阶层,防止分离主义倾向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黎阳.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6.   [2] 胡建龙, 张虹, 王翠荣. 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迅速兴起的原因探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6,(9).   [3] 李志忠. 社会转型时期俄罗斯民族主义产生的根源[J]. 俄罗斯研究, 2002,(3).   [4] 张振, 宋建章. 析当代俄罗斯国家民族主义对俄外交政策的影响[J]. 当代世界, 2008,(6).

Wednesday, March 14, 2012

六尺巷的故事

稿源:红网综合 编辑:王娉娉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 久远了,本来 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 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 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 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 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    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 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 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 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这个故事说明,邻里之间相互谦让、相互谅解,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在这个“现实和金钱”的社会, 很少可以看到邻居的之间相互谦让、相互谅解了。只有看到互相耍心机,互相比较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真是黑暗的世界。 使到,没有个好的榜样给下一代子女学习,变成社会的风气也来也腐败。为何, 社会会沦落到这种地步?悲哀!

Sunday, October 23, 2011

朱元璋政治

文章摘自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在所有的恶行中,朱元璋最憎恶贪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本该发给自己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导致父母饿死的情景,就会忍不住咬牙切齿,这些人个个该杀! 他要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所以他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 可是梦想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经对他的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动感情的话:“从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决不宽恕!” 朱元璋是说到做到的,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 60 两以上银子者,立杀! 即使在开国之初,60两银子也不是什么大数目,这个命令显示了朱元璋肃贪的决心。 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还设置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政策。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机构设置多有不同,但县衙的布局是差不多的,都有大门、戒石、鼓楼、二门这些结构,但在明朝却在大门和二门之间多设置了一个土地祠。此土地祠切不可晚上去看,着实吓人。 这个土地祠是干什么用的呢,不要吃惊,这个地方是剥皮用的,剥的就是人皮。 原来朱元璋命令官员贪污处死后,还要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这个稻草人不是用来吓唬鸟的,而是用来威慑贪官的。 较早享受到这一高级待遇的是朱元璋的老部下朱亮祖,这位朱亮祖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立有大功,被封为永嘉候(侯爵),镇守广州,可谓位高权重。但此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骄狂。 当时的番禺县(今广州番禺区)县令叫道同,是一个很清廉的官员,由于执法严厉,与当地的土豪劣绅发生了矛盾。这些土豪吃了亏又拿道同没办法,便拉拢朱亮祖,希望他为自己出头。头脑简单的朱亮祖收了好处,居然就答应了。 此后,朱亮祖多次与道同发生矛盾,干涉道同的正常执法,还派黑社会暗中设伏,打了道同一顿。但道同并未屈服,与朱亮祖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双方矛盾一步步升级,终于达到顶点。道同抓住了恶霸罗氏兄弟,朱亮祖竟敢动用军队包围县衙,强行将人犯给抢了出来。并且还向皇帝上本,弹劾道同一大堆罪状。 道同终于忍无可忍,也随后向皇帝递送奏章说明情况,但他忘记了朱亮祖有他不具备的优势——快马。 道同派人送奏章的马是驿站的马,而朱亮祖使用的是军马,朱亮祖也料到道同会告状,于是他派人挑最好的马,飞快的赶到京城,狠狠地告了道同一状。朱元璋是个头脑容易发热的人,一看了朱亮祖的告状信,就立马派人去斩杀道同。 就在朱元璋发出命令后不久,道同的奏章就到了,朱元璋一对照就发现了问题,连忙派人去追,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朱亮祖就这样杀掉了道同。 道同为官清廉,家里没有钱,他死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母亲无人供养,便委托好友赡养他的母亲,然后从容就死。 他被杀时,无数百姓前来送行 公道自在人心 朱亮祖得意洋洋,自己终于斗倒了道同,他和那些土豪恶霸可以高枕无忧了。 话虽如此,但朱亮祖仍然有些不安,他跟随朱元璋打过仗,深知此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性格。不过道同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知县,而自己却是开国大将,御封侯爵,想来朱元璋不会为了一个芝麻官对自己下手的。 朱亮祖的估计似乎是对的,过了一段时间,始终未见朱元璋有何反应,他终于安心了。 话虽如此,但朱亮祖仍然有些不安,他跟随朱元璋打过仗,深知此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性格。不过道同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知县,而自己却是开国大将,御封侯爵,想来朱元璋不会为了一个芝麻官对自己下手的。 朱亮祖的估计似乎是对的,过了一段时间,始终未见朱元璋有何反应,他终于安心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大理寺的官员手持朱元璋的手谕来抓他时,朱亮祖才会那样的吃惊。他虽然手下有兵,却还没有神经错乱到敢于朱元璋对抗。他十分老实的把自己的兵权交出,和大理寺的官员一起前往京城请罪。 然而大理寺的官员并不急于上路,却询问他:“你的儿子朱暹呢?” 这下朱亮祖惊呆了,他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因为朱元璋的人生哲学正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一路上,朱亮祖还存有幻想,他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只不过杀了一个知县,朱元璋最多是责罚一下他而已,并不会杀他。 但现实和想象总是有差距的。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九月初三,朱亮祖与长子朱暹被押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没有跟他废话,充分发挥了自己动手的精神,上来就用鞭子抽了朱亮祖。侍卫们一看皇帝亲自上阵,士气大振,在得到朱元璋默许后,纷纷开始动手。朱亮祖与他的儿子朱暹就这样被活活鞭死。 “鞭死”二字,细细品位,实在让人胆寒。 杀掉朱亮祖和朱暹后,朱元璋下令将参与此事的恶霸全部杀死。他念及朱亮祖有功,给他留了全尸,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朱暹等人的皮都被剥了下来,悬挂在闹市,供众人参观,以为后世警戒。 朱元璋对这件事情的处理让很多官员胆战心惊。而朱亮祖也在无意中创造了一个记录:他是第一个被当廷打死的大臣。 不过他并不是最后一个。此后,当廷打死大臣这一明朝独特的现象就此延续了下去。终明一朝,很多直言大臣都被这种极端的刑罚打掉了性命。 此后,朱元璋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越来越严厉,他创造了一个以往封建统治者想都不敢想的政策,即规定普通百姓只要发现贪官污吏,就可以把他们绑起来,送京治罪,而且路上各检查站必须放行,如果有人敢于阻挡,不但要处死,还要株连九族!这在中国法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但这一政策的操作性不强,明代的实施者并不多。 与这种群众检举揭发相比,朱元璋肃贪的主要线索来源是他的耳目,也就是我们上面介绍过的检校。这些人遍布全国各地,一旦发现官员有贪赃枉法等问题即可上奏,而朱元璋也拿出了玩命的精神,即使情报送到京城已经是半夜,他也会立刻起床接见。 甚至有的贪官今天刚收红包,第二天就会有纪检官员来找他,并将他抓回论罪。其效率不可谓不高。 朱元璋使用了这么多的手段,自己也全力配合,按说贪污行为应该绝迹,然而情况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朱元璋制定了法律,规定当时的刑罚限于笞、杖、徒、流、死五种,从字面上也很容易理解这五种刑罚,客观来说,在封建社会这些刑罚并不算重。这也是朱元璋考虑到前朝的刑罚过重而做出的一种改进。 但朱元璋并不是个按规矩出牌的人,在对付贪官污吏和反对他的大臣上,他用的绝不是这几招。 在他实施的刑罚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凌迟,把人绑在柱子上,用刀慢慢割,如果行刑的人技术好,那受刑者就要受苦了,据说最高纪录是割三千多刀,把肉都割完了人还没死。 除此外,还有所谓抽肠(顾名思义)、刷洗(用开水浇人,然后用铁刷子刷)、秤杆(用铁钩把人吊起风干)、阉割、挖膝盖等等。 然而在这些令人生畏的死亡艺术前,官员们仍然前腐后继,活像一群敢死队,成群结队地走到朱元璋的刑具下。 自明朝开国以来,贪污不断,朱元璋杀不尽杀,据统计,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到洪武十九年(1386),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满任,大部分都被杀掉了。在当时当官未必是件好事,能平平安安的活到退休就已经很不错了,完全可以自豪的说一声阿弥陀坲。 朱元璋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饱读诗书,以所谓“朝闻道,夕可死”为人生信条,却在当官之后成了“朝获派,夕腐败”。 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但怎么对付这些人他是清楚的,杀! 可是杀完一批,又来一批,朱元璋急眼了,于是他颁布了更严厉的法令:“我想杀贪官污吏,没有想到早上杀完,晚上你们又犯,那就不要怪我了,今后贪污受贿的,不必以六十两为限,全部杀掉!” 可就是这样也没能止住,官员反倒是越来越少,于是在当时的史料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滑稽的记录:该年同批发榜派官三百六十四人,皆为进士监生,一年后,杀六人。 似乎这个数字并不多,别急,后面还有: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三百五十八人。 大家明白了吧,这三百多人一个没漏,再说说这个戴死罪、徒流罪。 什么叫戴死罪、徒流罪办事呢,这可是明朝的一个奇特景观。很多犯罪的人过堂,上到衙门才发现当官的也戴着镣铐,和自己一模一样,后面还有人监视。除了衣服是官服,活脱脱就是个犯人。 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官员被杀的太多,没有人干活了,朱元璋虽然勤劳,但也不能代替所有的官员。于是他创造了这样一个戴死罪、徒流罪办事的制度,具体操作方法是,官员犯法,判了死罪,先拉下去打几十板子,就在官员给伤口涂药,估计自己小命不保的时候,牢里突然来了个人,不管死活的把受罚官员拉出去,塞到马车上,送到各个衙门去处理公务。 想死?便宜了你,活还没干完呢! 结果是被判了死罪的官员给下面跪着的犯人判死罪,然后自己再到朱元璋那里去领死。 活干完了,要杀要剐您看着办吧! 该杀的杀掉,该徒刑、流放的也执行吧,别再折腾了。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是下了大力气肃贪的,但效果并不是太好,这是很值得分析的,大凡在封建朝代开国时期,官吏是比较廉洁的,而洪武年间出现如此大范围的官员因贪污被杀,是很不正常的。 应该说,朱元璋的某些政策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问题,官员贪污的主因固然是他们自己不法行为,但官员待遇过低,朱元璋肃贪手法过于急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孙子兵法》是对人类道德底线的挑战

本文摘自《唯一的规则》 作者: 李零 兵法是杀人艺术,军人是职业杀手,用不着美化。 古今中外,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离不开用兵,但谁都没法美化它,战争总是受到道德谴责。还有用间,那是“诈中之诈”。刺探情报搞暗杀,总不能光明正大。但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谁都离不开间谍,谁都骂间谍,就跟人骂狗一样。 当然,他们都是只骂别人的间谍,不骂自己的间谍。自己的间谍自己疼,自己爱,隐蔽战线、地下工作,对谁都不可少。 《孙子·用间》说: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在他看来,不是圣人,还不配当间谍。 兵法和道德有冲突,可谓由来已久。“兵以仁立”,还是“兵以诈立”,一直有争论。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和临武君就吵这个问题,一吵就是两千多年。宋以来,很多人说,《司马法》是正,《孙子兵法》是奇。《孙子兵法》不如《司马法》。 荀子的学生,韩非,既学儒术,又学道家,他想区别这两个方面,折衷这两个方面。 韩非讲过一个故事。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问舅犯(他的舅舅狐偃,字子犯),我军将与楚人交战,彼众我寡,怎么办?舅犯说,我听说“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您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诈之”。同样的问题,文公又问雍季(公子雍,晋文公的儿子)。雍季说,“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意思是“诈”只能收一时之利,却非长久之计。文公表扬雍季,说很好,但采纳的却是“舅犯之谋”。晋国取胜后,论功行赏,照理说,舅犯功劳最大,但文公却把雍季排在舅犯之前。群臣不解,都说“城濮之事,舅犯谋也”,您怎么反而把他排在雍季的后面。文公说,这你们就不懂了,舅犯的话,只是“一时之权”,雍季的话,才是“万世之利”。孔子听说,大发感慨,说“文公之霸”是理所当然,他是“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呀(《韩非子·难一》)。 1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晋文公问“彼众我寡”怎么办?舅犯的回答是“诈”。克劳塞维茨也说,弱者比强者更偏爱诡诈。 中国古代,虽有正奇之辨,道权之辨,儒家总是强调“仁义”高于“诡诈”,军法高于兵法。但在用兵的问题上,没人可以靠道德吃饭。泓之役,宋襄公的死就是教训。从此谁都知道,战争是靠“兵不厌诈”。 这是“兵不厌诈”的出典。 兵法对道德是最大挑战。我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诈坑降卒,一个是血腥屠城。 现代战争,有《日内瓦公约》,有红十字会组织,好像体育比赛,有一套规则。打仗是军人和军人打,不可袭击平民,不可屠杀和虐待放下武器的军人,叫“人道主义”。但打仗是杀人,杀人怎么还讲“人道主义”,一边杀一边救,本身就是讽刺。 2 这类“人道”,后面有中世纪的武士传统和基督教传统。 况且,就连这么一点儿“人道”,都来得如此不易。大家千万不要忘了,二次大战是怎么结束的,德累斯顿大轰炸,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那些死者,可并不都是军人呀,绝大多数都是平民。 古代战争,诈坑降卒、血腥屠城,全世界很普遍。白起坑长平,英布坑新安,成吉思汗屠城,丰臣秀吉筑耳冢,这并不是多么遥远的故事。南京大屠杀,就是现代版。 古人为什么会这么野蛮?原因很多。久攻不下,兽性大发,疯狂报复,是一个原因。折首执讯有功,也是常有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嫌俘虏太麻烦,太危险。你如果设身处地想一下,几十万人,管吃管喝,疗病疗伤,那是谈何容易?这且不说,光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不容回避。古代,即使赤手空拳,几十万人暴动,怎么防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人都杀掉,杀不过来就坑。你只有理解人性的脆弱和人性的残忍,你才能理解,孙子讲“卒善而养之”(《作战》),这在古代有多不容易。 《孙子》这本书,是以说理为主,不是以讲故事为主,人物当然少。他的书,只有四个人:两个是恐怖分子(专诸、曹刿),两个是大特务(伊挚、吕牙)。“诸、刿”是勇敢的象征,“伊、吕”是智慧的化身,都是光辉形象。这对道德,本身就是挑战。 专诸、曹刿,是古代的刺客。《孙子》对他们,一点儿不嫌弃,还很推崇。 这是古风。 古代兵书,讲这种勇敢,不光《孙子》: 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一死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吴子·励士》)。 一贼仗剑击于市,万人无不避之者。臣谓非一人之独勇,万人皆不肖也。何则?必死与必生,固不相侔也,听臣之术,足使三军为一死贼,莫当其前,莫随其后,而能独出独入焉。独出独入者,王霸之兵也。(《尉缭子·制谈》) 《吴子》、《尉缭子》推崇的“死贼”也是恐怖分子。它们都推崇这种“拼命三郎”式的勇气,甚至说,以五万之众(或三军之众)“为一死贼”,本身就是“王霸之兵”。 伊挚、吕牙是商周的开国功臣,也是古人崇拜的对象。《孙子》以他们为例,要说明什么?他要说明的是,间谍不但很道德,还是道德的化身。不是大仁大义、大智大勇,还不配当间谍,只有圣人才配当间谍。 战争总要杀人,间谍总要不择手段,这种暴力,这种诡诈,谁都骂,先秦诸子都骂,现代的知识分子也骂。但任何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都不可须臾离之。人类对暴力是又恨又爱,爱恨交织,爱恨之间还夹杂着恐惧。 “兵以诈立”,对军人来说,必须如此。除暴安良,不能不如此。 军人很坦白,仍有古风。 现在,承平之世,《孙子》的读者主要是商人。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很多人都以为,不流血的政治就是生意,就是买卖。 商人心里想,商场如战场,有竞争就有对手,有对手就有这一套。“商以诈立”、“商以利动”,“商以分合为变”,推广于商,还有问题吗?好像没问题。 但商人也敢这么讲吗?不敢。相反,他们总是说,做买卖全靠诚信二字。 天下有贼,有大贼。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钱包是小贼偷的,金融海啸是大贼闹的。 我是研究兵法和方术的。领袖班、总裁班,他们请我讲课,我发现,他们最爱听两样东西,一是阴谋诡计,二是装神弄鬼。我想,三十六计那一套,他们肯定比我懂。所以,我就不讲了。 我是把《孙子》当兵书读,商战,我不讲。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11

30岁以后才能看懂的八句话

1. 若爱, 请深爱。 放弃, 请彻底。 等待, 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2. 看的开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 3. 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 错过了,遗憾了, 才知道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多无谓的执著。 4. 秋天,残忍的季节,成熟不成熟的都要一同收割。一切都会在秋冬交替的刹那间随风而逝,唯有那一泓鲜亮山溪般的记忆永远在我心中哗哗流动... 5. 珍惜手边的幸福,不要等到失去以后才悔不当初, 也许,你的一生也就只有那么一个人会真正用心在你身上。 6. 人生就像一列车,车上总有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往来。你也可能会在车上遇到很多你以为有缘分的人,但是车也会有停下来的时候,总会有人从人生这列车上上下下, 当你下去的时候你挥挥手,一转身你能记住的只有回家的路。 7. 有的人你看了一辈子,却忽视了一辈子。有的人你看了一眼,却影响到你的一生。 有的人热情的为你而快乐,却被你冷落。有的人让你拥有短暂的开心,却得到你思 绪的连锁。有的人一厢情愿了N年,却被你拒绝了N年。 8.不要欠朋友太多东西,因为你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还他。

思考的价值

斯太菲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亨斯城退役军人管理医院疗养,在逐渐康复期间,他读了《思考致富》一书,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本书让他学会了思考。    他想到了一个主意。斯太菲克知道,许多洗衣店都把刚熨好的衬衣折叠在一块硬纸板上,以保持衬衣的硬度,避免皱折。他给洗衣店写了几封信,获悉这种衬衣纸板每千张要花4美元。他的想法是,以每千张1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纸板,并在每张纸板上登上一则广告。登广告的人当然要付广告费,这样他就可以从中得到一笔收入。    出院后,他就投入了行动中。    由于他在广告领域中是个新手,他遇到了一些问题,虽然别人说,“尝试发现错误”,但我们说,“尝试导致成功”,斯太菲克最终取得了成功。斯太菲克继续保持他住院时养成的习惯——每天花一定时间从事学习、思考和计划。    后来他决定提高他的服务效率,增加他的业务。他发现衬衣纸板一旦从衬衣上拆除之后,就不会为洗衣店的顾客所保留。于是,他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很多家庭保留这种登有广告的衬衣纸板呢?”解决的方法展现于他的心目中了。    他在衬衣纸板的一面继续印刷一则黑白或彩色广告而在另一面,他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一个有趣的儿童游戏;一个供主妇用的家用食谱;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字谜。斯太菲克给我们谈到一个[欣赏雨季爱情故事网]故事,一位男子抱怨他的一张洗衣店的清单突然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后来他发现他的妻子把它连同一些衬衣都送到洗衣店去了,而这些衬衣他本来还可以再穿穿。他的妻子这样做仅是为了多得些斯太菲克的菜谱!    但是斯太菲克并没有就此停滞不前,斯太菲克把他从各洗染店所收到的出售衬衣纸板的收入全部送给了美国染学会。该学会则建议每个成员应当使自己以及他的行业工会只购用斯太菲克的衬衣纸板。这样斯太菲克就有了另一个重要的发现,你给别人好的或称心的东西愈多,你所获得的东西也就愈多!    正是在十分宁静的心情下,我们才能想出最卓越的主意。当你抽出一部分时间从事思考时,不要以为你是在浪费时间。思考是人类从事其他事业的基础。你的一天有1440分钟;将这个时间的1%——仅仅14分钟——用于思考、学习和计划,你实现目标的速度将会是惊人的。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如何处理国际金融危机

  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各种经济和政治讨论中,领导者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一系列余波。发达国家主要关注如何在不重回衰退的情况下减少债务,抑制通货膨胀则是新兴市场国家关注的焦点。即便各国能制定出正确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当前经济的前景仍然被市场大幅震荡和增长全面减速这样的阴云笼罩。   对此类问题与日俱增的担心可能导致另一些强大的力量被忽视,而这些力量正在塑造着全新的经济格局。纵观当前正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发现有十种主要推动力。   首先,不论政府,企业界还是公民社会,任何团体都无法独立解决当今世界遇到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解决方案。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消除贫困和医疗卫生这样的问题时,全社会应该共同合作,全面配合。   第二,全球治理应体现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变化的新形势。世界对新兴市场国家寄予厚望。它们不仅仅是合作者,还是贡献者,期待它们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做出努力。   第三,灵活的网络体系将是21世纪的鲜明特点。非正式的社交网络等新体系正日益弥补(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传统体系,并重新定义人们的行为。   第四,当前以企业为主要生产主体、以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生产体系正朝着以人为中心的生产体系演变。经济增长在19世纪靠大量生产,在20世纪靠大量消费,21世纪的经济增长重心将是增长质量。衡量企业的标准将不再由投资回报主导,更要观察其对社会的贡献。   第五,能源、食物和水等资源的日渐稀缺使人类不能再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之母。我们对生态的关注必须全面内化到商业模式当中,同时必须靠创新,以更少的成本获取更多的产出。   第六,传统的工作岗位将会减少,生产将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原创。个体创业精神将成为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就业观念将逐渐朝重视个体创业、鼓励个体规划转变。   第七,物质世界到数字世界这一范式的转变将推进人们价值观的转变。人们将更多寻求非物质性的满足,更加注重艺术、文化、设计和人际关系的作用。   第八,未来一代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正引发前所未有的社会变化。另一方面,目前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处于30岁以下。今天的年轻人较以前信息更加灵通,自我表达力更强。因此,在日渐“去物质化”的世界里,他们寻求着更大的生活意义和目标。为避免代际间的分立,代际责任感的复兴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九,传播方式的发展以及全球问题的相互关联正给人们催生一种全球性身份。目前我们习惯于以一个身份对立另一个身份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再往前发展,我们应该意识到,尽管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身份,但其实多个身份是能够融为一体的。   第十,科技革命不再仅仅影响我们“做什么”,而是给人类生活增添了一个维度,对我们“是什么”产生影响。过去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现在科技和传播的创新正推动人类的个性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参与网上社交团体或使用电信通信,是人们在“外放”自身的一部分。   上述十大力量显著影响着全球变革的深度与广度。在即将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我们将对其中许多变革进行讨论。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崭新世界里,政治、经济和商业都将面临新的决策环境,充分认识这些新环境,有助于我们在一个震动的地表上保持平衡。   (作者为世界经济论坛主席)

Wednesday, August 10, 2011

如何學習 "人" ?

人生都在學做人 !
星雲大師有一位徒弟,台大畢業後,到夏威夷讀碩士,
又到耶魯讀博士,花了好多年的時間,終於得到博士,
非常歡喜。

有一天他回來,對星雲說:
「師父,我現在得到博士學位了,以後要再學習什麼呢?」
星雲說:「學習 "人"。」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星雲覺得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
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
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
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
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
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
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
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
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
像鋼鐵一樣。
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
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 X 軟,
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 會化解,
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
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
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
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
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
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
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
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
人生的歲月有限,認 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
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
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
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
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
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 祝好友共勉之 ~~~~

生命中有千萬人經過身邊~只有幾個人能介入心底~
失去一個人很容易~要得到真心的人卻很難~
珍惜身邊的人~ 用心去體會~ 真誠去傾聽~
幸福就在你身邊